2050年,全球缺水將額外影響30億人

2024-02-20 09:07:18 DianjiangHK 3

荷蘭科學家研究顯示,到2050年,全世界三分之一的次盆地預計將嚴重缺乏清潔水源,或使額外30億人受到影響。中國南部、歐洲中部、北美和非洲的許多次盆地由于氮汙染水平很高,預計會成爲水資源短缺的熱點地區。作者強調,亟需在未來水管理政策中解決水質量問題。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自然—通訊》。

氣候變化會影響水資源供應,而城鎮化和農業令用水需求上升、水汙染加重,限制了用水安全。河流盆地有時會細分成名爲次盆地的小構造單元,是飲用水的一個主要來源,但同時也是大規模城市和經濟活動的發生地。這些活動可能會通過汙水管道汙染當地水道。河流周圍的農業等土地利用也會成爲非點源汙染源,這些汙染會從四面八方同時出現,控制難度更大。

瓦赫甯根大學的Mengru Wang和同事分析了全球河流盆地,發現在考慮水質的情況下,氮汙染會極大增加出現缺水的河流盆地系統數量。他們發現,將來的全球氮汙染或導致缺水的次盆地數量爲現在的三倍。已有2517個次盆地的水源被認爲水量和水質缺乏,而2010年只有984個次盆地存在水量缺乏。到2050年,預計將有3061個次盆地面臨水量-水質缺乏的風險,影響額外30億人的水資源。

研究者強調,決策者在對今後水資源的評估中一定要考慮水質。雖然SDG 6的目標包含了清潔飲水,但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2有關的許多圍繞農業的汙染控制措施可能對水汙染和這些水源保護有協同作用。(來源:中國科學報 馮維維)


65d1a4afe4b03b5da6d09ae3.jpg

基輔水庫的富營養化。圖片來自:Maryna Strokal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44947-3